渔都古镇围绕着海而居的村落,形成一片片独具特色的渔都古镇,在东沙古镇,你可以寻觅到充满民国风情的店铺、商行,古韵十足的四合院,欧式风格的小楼,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羊府宫、小岙渔村、横街鱼市、以及一座座古宅带你体味渔都村落的样子,感受渔民生活。

羊府宫

西晋时期知名军事家、政治家羊祜,为什么会成为东沙古镇羊府宫里被供奉的海神?据说很多地方还把羊大将军以船关菩萨的形式供奉在渔船的圣堂仓中,保佑渔民出海平安、顺风得利。羊府大帝的威望,直追妈祖。羊府宫中现存有两块石碑,分别是清道光、光绪两朝的文物。一块 “理民府勒石” 碑,是岱山境内现存三块的海难事故处理的碑刻之一。另一块则是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块 “渔汛禁约” 碑。碑文中刻的乡规民约,对研究渔业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寨风华

东沙古镇建制于唐,兴盛于清。据《中国渔业史》记载:东沙渔港形成于清康熙年间,之后每逢渔汛,各地渔船聚集东沙,船以千计,人达数万。遂以渔兴市,以市兴镇,成为中国东部沿海著名的渔业商埠。当时横街鱼市的繁华景象,清朝文人王希程曾这样描述:“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才见喧闹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与鱼货交易伴随的是一批“老字号”商铺也随之兴起,诸如严永顺米店、三阳泰南货、鼎和园香干、聚泰祥布庄、王茂兴老酒等。悠久的历史、繁荣的商贸,积淀成东沙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百年古镇东沙角,虽然已淡去了昔日的繁华。但浓郁古朴的渔家风土人情依然吸引着外来游客,让人们驻足留恋。今天 的东沙,越来越重视古镇文化价值,对古镇进行了妥善的保护,并有序地推进开发,相继建成修复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书雕城、聚泰祥布庄、香干老作坊、陶吧艺术馆、渔都古镇“老字号”一条街等项目。

生活中的古馆

中国渔业博物馆以极具古镇风情的明清四合院建筑为馆址,位于渔业古镇东沙解放路北段西侧,该馆突出海洋捕捞为主题,较全面、系统地展示舟山海洋渔业百余年来发展史:运用海洋生物剥制标本,大型生物骼骨、鱼类浸制标本以及各种类贝、藻类编织五彩缤纷的海洋世界;运用船具、船模、渔网等实物,展示舟山海洋渔业史及近代渔业捕捞知识;陈列渔行的水票、帐薄、秤等工具及渔商、渔民生活用品等,揭示旧的生产关系,渔商、渔行主对渔民重重剥削,以及渔民生活贫困和艰难,它融历史、渔业、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透着浓浓的原汁原味的渔家风俗。整个展览既是一部海洋文化的演变史,更是一部鲜活生动的近现代渔业发展史,是一个集科学研究、文物保存、科普教育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东沙是个汇集四海渔民、客商于一处的古渔镇,各地文化在这儿交汇,佛教、道教、基督教多种信仰并存。镇区内寺院宫庙众多,较有名气的如资福寺、报恩寺、净观寺、羊府宫、五都府、真神堂等。 来到古镇首先看岛的就是这幢二层小楼,作为东沙的标志之一,这里的看点很多。穿过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东沙、岱山乃至舟山群岛的居民近二三百年来浓缩的生产、生活场景就在眼前了。无论时代是如何变迁,民俗,总是那么打动人,也许,那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发自内心的期许吧。悬挂着黑色金色匾额的 “百年东沙角” 是岱山首家民俗文化展览馆,大户人家的拔步床、各式各样的钱币器皿、青白瓷等丰富的藏品。让我们这些后来者透过历史的缝隙,得以一窥当年的风貌,仿佛那些过去还不曾过期。 整个展馆分为上下两层,共有钱币展示区、瓷器铜器展示区、生产生活用具展示区、民俗生活场景再现展示区等几大区域,展示藏品近200套,共计500件。 东沙角旁边开了家休闲吧,逛累了不妨进去坐坐,店内收集了很多关于岱山和东沙古镇的书籍画册,一边喝着咖啡或是茶水,一边细细品读岛居生活的过去、现在、未来,此景此意,想不休闲也难啊。